您选择的条件: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 德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化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起,德国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及其主要抓手——生物圈保护区作为一条参与全球治理的途径。德国的举措包括:阐明该国有关 MAB 国际化的立场,即着重发展伙伴关系、强调对外发展援助具有实效性,以及确保行动路线清晰并具有可操作性;建立联邦多机构协同机制,集聚外交、财政、智力和技术等资源支持他国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面向全球,尤其是优先关注非洲。德国的案例显示,该国利用 MAB 参与全球治理的动力来自 MAB 自身所具有的机制上的灵活性,以及 MAB 核心使命符合并便于统筹该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基于德国的经验,同时考虑中国当前在国际合作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建议中国有关部门:深入认识 MAB 在品牌、议题和机制上的优势;将 MAB 纳入国家对外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并动员国家多部门的力量,尤其是协调相关政府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领导中国 MAB 国际化事业,并积极促成涵盖政策制定者、科学研究者、金融提供者和民生服务者等多方力量支撑机制的形成;充分发挥 MAB 在中国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科技优势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深化中德两国在 MAB 领域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从长远上来看,中国 MAB 的国际化战略宜以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帮助凝聚全球共识,并借助 MAB 这一广泛且具有灵活性的平台加强南北合作及南南合作,为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共性议题作出贡献;而且在中国当前面临的充满巨大挑战的国际环境下,还可通过加强面向欧洲等区域的合作,协助打开中国国际合作新局面,进一步支撑国家整体外交。

  • 德国生物圈保护区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建议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德国将生物圈保护区融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一个模范的生物圈保护区体系,成为维护国家生态系统稳定、探索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社会发展模式、繁荣地方经济及开展人-地关系综合研究的重要平台。德国的经验体现在:具有深厚的自然保护地建设历史积累;官方及民间深刻理解认识到“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理念及生物圈保护区价值,并重视相关传播普及工作;国家及地方从政治法律、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方面支持有力;充分体现生物圈保护区的示范价值;在生物圈保护区的申报和阶段性评估中有所创新。基于德国的经验,建议中国有关部门:提升 MAB 及其生物圈保护区的公众认知度;强化国家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模式”的打造;推动生物圈保护区被纳入新时期自然保护地法制化体系进程;制定申报和阶段性评估的国家标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不同国家间差异化的生物圈保护区发展模式,以有助于开创 MAB 发展新局面,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28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2021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 50 周年。我国于 1973 年加入这一全球性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并于 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近 50 年来,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念与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实践深度融合,对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召开和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 50 周年之际,文章回顾了这一计划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行业背景,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需求,就工作高质量推进方向做了展望。

  • 拓展新时期拉美科技合作——以中国科学院对拉美地区科技合作为例

    分类: 其他 >> 综合 提交时间: 2023-03-19 合作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

    摘要: 拉美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缘位置、自然资源优势及相对开放灵活的政策环境,正逐渐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近年来,中拉合作关系热度持续升高。文章以文献计量为基础,对拉美科技发展现状、世界各国对拉美科技合作情况以及中国科学院与该地区国家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基于固有合作基础,探讨未来对拉合作的建议思路及举措。

  • 实施UNESCO开放科学建议书:共同但有差别的行动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分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 >> 图书馆学 提交时间: 2022-03-29

    摘要: 《UNESCO 开放科学建议书》作为一项国际准则性文书在国际层面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文旨在简要介绍《UNESCO 开放科学建议书》制定的历程、内涵及应遵循的原则,有助于相关人士能够正确理解开放科学的价值,参与该建议书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全球网络;文章对《开放科学建议书》在国家层面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开放科学可作为一项长期的、面向未来科学新范式的工具,本文进一步为国家层面制定《开放科学建议书》实施方案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 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

    分类: 管理学 >> 科学学与科技管理 提交时间: 2018-01-11 合作期刊: 《智库理论与实践》

    摘要: [目的/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为全球经济打通“任督二脉”,促进全球经济共同、包容、强劲、可持续发展。中国提出的这一宏大国际合作计划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空前的。除了要防范沿线各国的政治和社会风险之外,还必须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传染病、环境污染、生态退化、水与能源资源短缺等各种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及科技创新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结果/结论]科技创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十分关键的角色,发挥不可或缺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